今年過年沒有花街也不能隨便出省旅游,不知道各位自己友怎樣安排?是選擇到處逛逛,還是去吃吃喝喝,亦或是在家打牌看看電視?

“看央視春晚”可能是廣東街坊最少人選的,據(jù)統(tǒng)計,2021年央視春晚的收視率,在廣東只有5.3%,這程度的收視率對央視來說可算是忽略不計。就連很多廣東90后也是上了大學,和各個地同學交流了才了解到央視春晚的內(nèi)容,當然網(wǎng)絡(luò)社交平臺的流行也是一個信息來源吧。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數(shù)據(jù)來源不確定,有說是新華網(wǎng)。圖源水印

一方面,廣東人除夕很多都選擇出外吃團年飯,吃完就去行花街,凌晨才回家;另一方面,央視春晚的娛樂節(jié)目特別是語言類節(jié)目大多是北方梗,廣東人很難共情也常常聽不懂。

當然了,這不等于廣東人就不愛看電視春晚的,例如廣東人至今仍念念不忘的春晚,就是省港兩地合作的《羊城賀歲萬家歡》,這個節(jié)目初辦于1979年,比1983年第一屆央視春晚還要早四年,可以說是開創(chuàng)了國內(nèi)春晚先河。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01

40年前廣東人過春節(jié)的珍貴影像

1979年1月29日(年初二)TVB和廣東電視臺共同舉辦《羊城賀歲萬家歡》,這是首次有境外媒體能夠直播大型賀歲節(jié)目。單單使用“劃時代”、“破天荒”的詞可能表現(xiàn)不出當時有多創(chuàng)新、破格。這個節(jié)目誕生在特殊的時代背景,節(jié)目由鄧小平拍板、時任港澳辦主任廖承志親自召集,并通過了國務(wù)院的批準,幕前幕后動員超過1000人。這也是首次由中國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倡議、召集、配合的中外(香港)電視節(jié)目和綜藝晚會。

1979羊城賀歲萬家歡,TVB派出了當時最受歡迎的《歡樂今宵》劇組來到廣州拍攝,沈殿霞、何守信、汪明荃、鄭少秋、羅文、夏雨等大明星都參與到演出中。而廣州這邊也派出當時著名藝人和藝術(shù)團,不僅有羅品超、文覺非、林小群、李丹紅等人,還有雜技藝術(shù)團、舞蹈團、粵劇、南音等藝術(shù)家。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節(jié)目并不是現(xiàn)在這樣待在棚內(nèi)拍攝的,而是跨越時間空間,采用拍攝影片和直播結(jié)合,主舞臺設(shè)在中山紀念堂、烈士陵園和越秀公園三個場地。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直播時電視鏡頭切換和運鏡非常豐富,不僅有常規(guī)的正面全景,還有左右前后的特寫鏡頭以及空中從上往下的捕捉(可能是吊臂鏡頭),回看節(jié)目時還能看見奮力跑機位的工作人員們。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節(jié)目全長3個多小時,一些自己友回憶當初是熬夜看完了全程節(jié)目。節(jié)目內(nèi)容豐富多彩,不僅能聽到香港流行曲、音樂劇等節(jié)目,還融入了眾多廣州、云南特色的節(jié)目。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群星賀歲揮春趣事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群星大合唱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節(jié)目我們得以窺見40多年前的廣州人是如何過新年的。

節(jié)目攝制組從年27開始到年初一在廣州各個地方連續(xù)記錄:年27的廣州人買新衣玩具、買臘腸、剪頭發(fā)、裝飾屋子寫對聯(lián),四大花市開始開檔;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在家自制應(yīng)節(jié)食品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廣州人到蓮香樓和陶陶居買糖果、餅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過年前整個靚發(fā)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當時有4條傳統(tǒng)花街

年三十大家為了趕回家吃團圓飯交通主干道行車行人行進緩慢,而最為重視的團圓飯也是離不開白切雞和清蒸魚,吃完晚飯大家出動逛花街,晚上的街道上人頭攢動;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年三十夜晚的花街

年初一,廣州人開始到處走親戚,如果不拜年,大家會去公園看花、看宮燈、玩機動游戲,還別說當時的燈飾做工極其精妙。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除此之外,《羊城賀歲萬家歡》還專門到廣州各大名勝古跡、景點拍攝,向電視機前的香港及海外華人展示當時廣州人文風貌。

跟著節(jié)目的鏡頭,我們看到和現(xiàn)在不太一樣的光塔寺廟、廣州植物園、廣州動物園、麓湖公園等建筑、自然風光。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麓湖公園和廣州植物園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祖廟不是在佛山?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當初珠江兩岸還沒有現(xiàn)在的高樓,大家也都騎自行車、坐公交出行,雖然沒有現(xiàn)在這么高大上,但明顯可以從不經(jīng)意收錄鏡頭里的廣州人身上看到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氣神。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02

傾巢出動的1989年《羊城賀歲萬家歡》

1979年《羊城賀歲萬家歡》播出后創(chuàng)下收視高峰、萬人空巷的記錄。因為那個時候不是所有人都有電視機,都是鄰居有電視然后附近的小伙伴都聚在一起看,因而很多人錯過了賀歲節(jié)目,所以當時過萬人寫信要求廣東臺重播。

這個節(jié)目的播出對觀眾和電視人的影響無異于一個原子彈轟炸下來的震撼。

對廣東觀眾來說,是精神和眼界的雙重滿足。雖然80年代電視機是黑白的,接收電視信號也是用魚骨天線,但依然阻止不了大家對于滿足娛樂需求的追求,大家開始爭相追看香港電視節(jié)目、追香港明星,買明星相和歌詞黑白照。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圖源水印

而對于廣東電視人來說,更是學習到了不少——原來電視還能這么制作。傳聞受到震撼的一眾領(lǐng)導(dǎo)和工作人員封閉一起,反復(fù)研究《羊城賀歲萬家歡》和《歡樂今宵》,并于1981年推出創(chuàng)造國內(nèi)綜藝先河的《萬紫千紅》。這個節(jié)目不僅把報幕員變?yōu)橹鞒秩?,還推出風靡萬千的《朝見口晚見面》、《樂叔與蝦仔》節(jié)目,創(chuàng)造出收視奇跡——97%的收視率。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在1979年后,TVB和廣東臺又合作了好幾臺春節(jié)賀年節(jié)目:1989年《羊城賀歲萬家歡十周年慶典》、2009年《羊城賀歲萬家歡》和2012年《龍騰賀歲萬家歡》。

但要講到真正的“萬千星輝”,當然還是1989年的《羊城賀歲萬家歡十周年慶典》。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一方面80年代末、90年代是香港娛樂圈的鼎盛期,優(yōu)秀的演員歌手多如天上星星,另一方面廣東相比10年前擁有屬于自己的綜藝和有能力的主持人和藝人。所以89年的節(jié)目主持人是廣東和香港的主持人聯(lián)合主持,節(jié)目也是兩邊共同出。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直播場地搬到了天河體育中心和白天鵝賓館,規(guī)模更大。TVB派出的陣容,除了主持人有盧大偉、李美鳳、陳秀珠、沈殿霞、鍾保羅、譚炳文、李香琴,表演嘉賓更是現(xiàn)在想都不敢想的:梅艷芳、陳百強、鄺美云、肥媽、陳慧嫻、羅嘉良、郭晉安、呂良偉、任達華、林穎嫻、黎美嫻、吳麗珠、甘國衛(wèi)、顏國梁、劉嘉玲、周海媚、鄧萃雯、梁朝偉、廖啟智、吳君如、江欣燕、胡楓、李麗蕊、董嵐、徐小鳳等。

不少節(jié)目現(xiàn)在看都依然覺得很有意思,比如吳君如和廖啟智用“雌雄同體”造型演歌曲串燒;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鄺美云穿梭在白天鵝和體育中心唱歌;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當初還是青澀的體操王子的李寧和梅艷芳合唱《大約在冬季》等。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有人說89這屆堪稱省港最親密的一次接觸,兩邊都傾巢而出拿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和藝人。但其實“省港一家親”并不是從這個時候才開始的……

03

血濃于水不只是一句口號

在很久很久之前,香港和廣州的關(guān)系,同廣州和佛山的關(guān)系沒什么不同。鴉片戰(zhàn)爭后香港變成自由港,建設(shè)急需一大批勞動力,省內(nèi)大量的勞動力南下到香港打拼。“那時,香港沒有香港人,你去隨便問一個,他會說自己是廣州人,或者順德人?!?/strong>

在改革開放前,哪怕經(jīng)過了復(fù)雜和緊張的變遷,依然斬斷不了兩邊的關(guān)系。可以說,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多少會有些親朋戚友在香港。

在物資緊缺的時候,不少廣東人靠香港或海外親戚匯款回鄉(xiāng)或親自帶些食物、衣服等物資回鄉(xiāng)熬過艱難歲月。那個時候,從香港回鄉(xiāng)的人無不穿得里三層外三層,襪子都會套上幾對,肩上扛兩個大布袋,裝上豬油、面餅、魚肝油等食品,帶布有限制也想盡辦法,把袋子封多幾層。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70年代初,香港人回廣州限制開始放松,在79年時香港過關(guān)人數(shù)達到最高峰的,并且從這年開始帶電器不需要再打200%的稅率。

1979年的《羊城賀歲萬家歡》香港方面也真的是“落心落力”,大至電視車、攝影機、鏡頭,小到一個插頭,臺前的主持人、藝人到幕后的導(dǎo)演、攝影師、化妝師、服裝師都從香港包運過來。當時的新聞描述到“分海陸空三路趕赴廣州”,真可謂“大陣仗”。

只有5.3%的廣東人看央視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血濃于水”從來就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自古文化地理相通、同根同源的聯(lián)系。這也是其他人不能明白廣東人對香港復(fù)雜情感的根源,而“粵港澳大灣區(qū)”也不應(yīng)該、也不僅僅是一個經(jīng)濟噱頭。

各位自己友,

你們還記得哪些精彩的省港兩地合作的節(jié)目?

歡迎大家在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