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享一些中日文化的冷知識……

8月10日,一位蘇州的小姐姐在當?shù)乇蛔u為“日本風情街”的淮海街上穿著和服拍照,結果卻被警察以涉嫌尋釁滋事為由帶走調查。這位小姐姐稱,她被要求刪除照片、沒收和服以及受到教育后,直至凌晨才離開了派出所。
此事在微博一經(jīng)披露,迅速引發(fā)各方熱議。最后,可能是抵受不住各方壓力,涉事的小姐姐刪除了微博的視頻和貼子,并道歉稱“傷害了民族情感”。這件事的發(fā)生和反轉,都讓人們倍感錯愕。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圖源網(wǎng)絡

其實,過往國人穿和服引爭議的事件已有不少:

去年8月,廈門一女子穿和服(實質是壽司店的工作服)做核酸檢測遭志愿者勸阻,被要求換了衣服再來;去年12月,一位女生在社交平臺發(fā)布了一組穿和服的照片,慘遭網(wǎng)暴;今年2月,一名身穿和服的女子在洱海游玩拍照,卻被保安驅趕;今年4月,一位穿和服的女子在遼寧某公園拍照,又惹來路人上前指責……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左滑查看,圖源網(wǎng)絡

公民法無禁止即可為,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這是最基本的法律原則,連前環(huán)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也忍不住發(fā)文稱:中國開放的城市里不應該容不下一身和服。

對于中國人究竟能不能穿和服一事,從法律和情理上已經(jīng)有很多的評論,因此我們也不再贅述,只想從和服說起,談談關于中日文化的冷知識

01

和服來源于古代中國

和服,在日本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

中國的東晉、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由于群雄割據(jù),未有實現(xiàn)統(tǒng)一,故當時中日尚未有正式的外交往來,但是在孫堅、孫策、孫權統(tǒng)治下的東吳地區(qū)由于臨海,故商貿(mào)往來較多。

當時東吳風格的服飾就是經(jīng)此商路傳至日本,塑造了和服的雛形,“吳服”一詞亦因此而來。值得一提的是,蘇州正是位于當時東吳的核心區(qū)域。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圖源網(wǎng)絡

吳服在日本文獻里面的記載可以追溯到日本應神天皇和朝鮮半島的百濟時期,百濟給日本的貢品里有兩個從吳國來的縫織女,后來應神天皇因為感嘆吳國的服裝精致華美,再次派遣阿知使主前往吳國求縫工女,但沒等到就駕崩了。

到了下一代雄略天皇在位時,阿知使主帶回兩名織女,為“漢織女”(當時的“漢”指的是曹魏,并非現(xiàn)代漢服的“漢”)和“吳織女”。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阿知使主,圖源網(wǎng)絡

漢織女由于制衣技術不如吳織女,在歷史上從此消失;而吳織女死后被當作日本初代“吳服大神”在吳服神社里被祭祀。

隨后,京都大酒神社的石標上也紀念她為“太秦明神 吳織神漢織神蠶養(yǎng)機織管弦樂舞之祖神”。

17世紀日本謠曲《吳服》中,也詠唱吳國綾織女為天皇制作御衣,但紡織時候流淚、思念故國之情。因此某程度上,說蘇州人是和服的祖師也不為過。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圖源網(wǎng)絡

直至到了中國唐代,日本遣唐使朝貢,獲贈大量光彩奪目的朝服。后來,日本效仿隋唐服飾,和服亦在沿承唐朝服飾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圖源網(wǎng)絡

這一時期,日本派出大批學者、僧侶到中國學習和交流和吸收。這些遣唐使者還把唐代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都帶回了日本。

“衣服令”就是奈良時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規(guī)定了禮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職等級區(qū)分;制服是無官職的公務人員的服裝,按行業(yè)分類。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現(xiàn)代復原奈良文官朝服,圖源網(wǎng)絡

另外,和服右衽的傳統(tǒng)也是由此時的日本朝廷制定,衣服前襟向左掩的特點,也是受到唐文化的影響。

日本平安時期和服為唐朝漢服翻版。此時期的和服基本上完全模仿當時期中國服飾的模式,而日后貴族階級所穿著的“唐服”樣式亦于此時期留存下來。

而一直到明治時代為止,日本古代的和服裁縫都稱為“吳服師”;到了大正時代,日本服裝界人士為了呼應官方的國族運動、去除中國古代影響,所以改稱“和裁士”并成立“和裁士會”,然而,吳服店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圖源網(wǎng)絡

但由于中國自宋朝之后,就曾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統(tǒng)治,其漢唐衣冠服飾也逐漸偏離了原來的風格,取而代之流行的是蒙元統(tǒng)治者和滿清統(tǒng)治者的衣冠服飾。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清朝宮女

例如近代被當作中國民族服飾的長衫、馬褂、旗袍等,實質都是源自滿清的服飾。因此,在漢服圈子有一種說法,就是想了解唐朝衣冠,不妨看看和服,而想了解明朝衣冠,不妨看看韓服。

02

眾多中國名人也穿過和服

步入近代,日本發(fā)生了明治維新,由古代國家徹底向前現(xiàn)代國家轉營,令其迅速崛起,先在甲午戰(zhàn)爭打贏了曾經(jīng)的“東亞老大哥”大清國,然后又在日俄戰(zhàn)爭中擊敗了橫跨歐亞大陸的俄國。

這讓痛心于國家始終處于封閉積弱的中國青年大受刺激,在晚清至民國初年,掀起了到日本留學的熱潮,以圖尋找出中國走向開放和現(xiàn)代的路徑。

這些有志青年,在日本學習或流亡期間,自然也入鄉(xiāng)隨俗地學會了穿著和服。

戊戌變法后,章太炎因為發(fā)表文章呼吁革命,多次遭到清政府通緝。1906年,他被迫流亡日本。在日本期間,他入鄉(xiāng)隨俗,制作了一件和服,并請人在和服繡家徽的地方繡了一個“漢”字,以表示自己是個中國人。

后來,章太炎回到上海遭遇軟禁,他將這件一直隨身攜帶的漢字和服和一封訣別信,寄給了新婚妻子湯國黎。

章太炎身著漢服,圖源網(wǎng)絡

在信中,他這樣寫到:“知君存念,今寄故衣,以為紀志,觀之亦如對我耳……吾雖隕斃,魂魄當在斯衣也。”意思是,寄給你的這件和服就是我革命生涯的見證,你看到它就像看到我一樣,即使我死去了,我的魂魄也長存在這件和服里。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湯國黎手持和服,圖源網(wǎng)絡

除此之外,穿過和服的中國近代名人實在多不勝數(shù)。

我們最常見到女革命家秋瑾的照片,就是身穿和服和手握短刀的形象,魯迅先生在一張攝于1909年的照片中也是身穿和服,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也珍藏著一件孫中山先生穿過的和服,上面寫著他的名字“孫文”。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圖源網(wǎng)絡

蔣介石在日本留學期間,也曾身穿和服,但這并未影響他日后領導中國國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zhàn)爭。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蔣介石(右)穿和服照片

周恩來總理在青年時也留學于日本,雖然沒有和服照片,但有相關記載。橫濱國立大學教授岡本隆三在《留學日本時期的周恩來》一書中引用與周恩來有過接觸的長島善雄的回憶說:“(周恩來)上學時穿著黑色立領雪花呢制服,戴著俄式帽子,平時穿和服,腳蹬一雙木屐,是一位英俊瀟灑的青年。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身穿洋裝的周恩來總理

另外,周總理在中國也穿過和服。據(jù)記載,1964年9月22日,松山芭蕾舞團一行人進行第二次訪華演出。

10月11日晚,周恩來觀看松山芭蕾舞團演出,并接見正、副團長和主要演員。當時,松山給“周恩來總理”贈送了夏季的單和服,總理很高興,立即在首都劇場的貴賓室里試穿。

從這些歷史可以看到,中國人穿著和服與否,跟是否愛國并沒有相關性。

03

中山裝出現(xiàn)也與日本有關

一方面,日本古代服飾借鑒了中國漢唐衣冠,另一方面,近代中國服飾也融合了日本服飾的設計特點,而其中被認為是中國國服的中山裝,就是是典型代表。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圖源網(wǎng)絡

關于中山裝的起源有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孫中山在日本活動期間委托華僑張方誠設計了中山裝的草圖,回國后命榮昌祥裁縫王依圖生產(chǎn),再經(jīng)過一些改進,最終得到了中山裝的定版。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圖源網(wǎng)絡

另一種說法也與日本有關,認為中山裝起源于日本的學生裝。1926年11月,《良友》畫報出《孫中山先生紀念特刊》時,刊登的孫中山照片的介紹就徑說:“先生喜服學生裝,今人咸稱為中山裝。

由于孫中山喜愛日本的學生裝,所以這種設計理念也一直延續(xù)到中山裝的設計之中。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留學日本的中國青年不少身穿學生裝

到了1929年,中山裝經(jīng)國民政府明令公布為法定制服。20世紀50年代以后,中山裝成為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老百姓的正式服裝,這一時期被稱為“中山裝時代”。

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山裝在民間逐漸被人們遺忘,但國家領導人在出席重大活動時,依舊習慣穿著中山裝。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中國領導人接待外賓

某程度上說,中國的中山裝實際就是日本的學生裝的本土改良版。

更有趣的是,日本的學生裝卻是在明治維新時對德國軍服的本土化改良,至今在日本依然被當作男生校服的形制。日本的學生裝在近代歷史上亦曾廣受中國青年的喜愛。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日本高中校服

而在電影《精武門》之中,李小龍身穿學生裝,到虹口道場踢館,踢碎“東亞病夫”的牌匾,痛打日本武士的經(jīng)典一幕,亦曾激勵了無數(shù)的國人。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圖源網(wǎng)絡

04

我們已經(jīng)離不開日語詞匯

除了服飾,中日兩國的語言文字也存在著非常深刻交融關系。

日語和漢語不存在源頭上的關聯(lián),但用以書寫的日文,卻完完全全是從中國本土傳過去的。在日本東京大學教授中村元撰寫的《東方人的思維方式》一書中,論證并肯定了日文起源于古代中國。

“大約在1400年前,漢文就傳入了日本。但直到推古朝,只有一小群專家使用漢文,他們對當?shù)氐恼Z言幾乎沒有什么影響,隨著中國直接交往的開始,以及隋唐文化制度的引進,學漢語和懂漢文的人數(shù)才大大增加?!?/p>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唐朝,日本派遣使者到我國,圖源網(wǎng)絡

漢文逐漸被日本所接受,推動了日文的形成。日本學者把一個漢文字符對應一個日語讀音,從而形成著名的萬葉假名。在萬葉假名的基礎上,日本人進一步簡化漢字的楷書形式,比如將“伊”簡化為“亻”,形成片假名。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片假名,圖源網(wǎng)絡

到了19世紀,日本在明治維新期間大量學習西方知識,翻譯了大量的西方著作。

而中國在現(xiàn)代化建設的起步上比較晚,雖然有學者在鴉片戰(zhàn)爭后也翻譯了西方著作,但在數(shù)量上卻遠遠不及日本。于是康有為提出,翻譯日本書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主張。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戊戌變法,圖源網(wǎng)絡

以梁啟超為首的留學生發(fā)現(xiàn),日本就像是中國翻譯西方文學的代工廠一樣,不僅翻譯水平比較成熟,而且日文中本來就有大量漢字,于是便將大量的日語詞匯便補充到了漢語當中

現(xiàn)在我們常用的、社會和人文科學方面的一些基本術語和詞匯,大都是來自日語,如服務、組織、紀律、方針、政策、申請、解決、理論、哲學、原則、經(jīng)濟、科學、商業(yè)、干部、健康、法律、美學、文學、美術、抽象、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等等。

政治類:

政治/政府/政策/行政/自治/方針/司法/制度/主權/憲法/改革/革命/解放/干部/政黨/左翼/右翼/選舉/內閣/(政治上的)運動/共產(chǎn)主義/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民主/共和/階級

經(jīng)濟類:

經(jīng)濟/企業(yè)/團體/組織/工業(yè)/商業(yè)/金融/財政/財務/財產(chǎn)/收支/均衡/計畫/勞動/生產(chǎn)/保險/銀行/會計/物價/市場/證券/納稅/消費/競爭/景氣

社會類:

社會/民族/民生/公眾/人口/人權/國籍/家庭/公共/紀律/法律/訴訟/義務/權利/秩序/服務/事業(yè)/議論/交通/委員/醫(yī)療/手術/警察/污染

教育類:

教育/學校/學生/教師/教授/課程/教科書/圖書/地圖/實驗/研究/科學/文學/醫(yī)學/化學/物理/哲學/歷史/地理/心理學/美術/宗教/技術/美學/藝術/文化/文藝/文法/文獻/知識/常識/見習/素材/版權/出版社

生活類:

生活/新聞/廣告/電子/電話/電燈/電報/住所/列車/電器/機器/設備/報社/經(jīng)理/顧客/漫畫/動畫/繪畫/作家/記者/日記/郵政/備忘錄/食物/脂肪/色彩/公園/風景/旅行/季節(jié)/氣候/天氣/模型/工具/世界/宇宙/地球/銀河/時間/空間

抽象名詞:

生命/自由/自然/真相/真實/理論/理想/基礎/原則/水準/概念/內容/健康/狀況/背景/時代/世紀/年度/體系/目標/情報/資料/基準/規(guī)模/環(huán)境/效率/責任/場面/創(chuàng)意/關系/戀愛/感覺/感情/愛情/友情/意識/傳奇/遺傳/輻射/進化/進度/潮流/現(xiàn)代/焦點/透明/腐?。湫停椖浚瘜ο螅庖姡觯蓯郏l恚冗M/先端/協(xié)議/言語/特征/范圍/系統(tǒng)

抽象動詞:

認識/成立/發(fā)生/發(fā)明/發(fā)展/創(chuàng)造/構造/實現(xiàn)/實踐/解決/解釋/解剖/改善/檢討/對應/申請/支持/支援/信賴/著手/監(jiān)視/誕生/保障/保存/追究/開發(fā)/裁判/適應/辯護/反對/說明/證明/比較/分析/假設/存在/肯定/否定/否決/否認/質疑/反映/創(chuàng)作/制作/操作/修正/發(fā)揮/達成/擔當/掌握/管理/處理/混合/淘汰/翻譯/影響/批判/計算/調查/禁止

▲上下滑動,查看源于日語的詞匯

如果不使用這些日語詞匯,可能我們現(xiàn)在也很難正常溝通了,更何況像“元氣、逆襲、宅家、便當、正能量”這些日本的流行語,現(xiàn)在的使用群體也已不限于中國的二次元文化圈,還常常出現(xiàn)在正式官方媒體之中。

更值得一提的是,“警察”、“派出所”這兩個詞也是來自日語,而中國近代的警察制度也是重點參考了日本的警察制度而建立的。如果真的要消除日本文化的影響,恐怕警察應該改稱衙役了。

中國人穿和服屬尋釁滋事?除了法律,我們更想談談歷史

▲衙役:“你是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穿漢服?”

無論是服飾,還是語言,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實質已經(jīng)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tài),難以割裂。

從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到盛唐絲綢之路與西域的交流,歷史上中國強大的時代都是積極擁抱和融合外來文化,中國也只有通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才能實現(xiàn)民族的復興,而經(jīng)歷了幾十年改革開放的中國人,也不愿意回到那個狹隘自大、盲目排外的年代了。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看中國人穿和服呢?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