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來,在熏風吹拂之際,筆者重游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曾居住舊址?;貞浽凇按髺|門”生活五十多年來,經歷過童年的歡樂和生活 的艱辛,也目睹了“大東門”滄桑與繁榮。所見所聞,靜夜伏案握筆 追憶:一、使年青一代知些前人舊事,二、“大東門”史料及昔日城市的風貌。解放之初,我家從老城區(qū)惠愛西路(中山六路)搬往“大東門” 外的大東路(中山三路)居住。當時家居搬遷,是由近二米多長的厚木大板車由三工人操作,一人拉著 T 型鐵桿,二人在后推動前行,那時粵劇戲班轉換另一劇場演出,搬運戲箱、舞臺道具等也是由此大板車搬運,戲行稱為“拉箱”。當時我和二哥跟隨車后,不時幫忙推著,沿著惠愛路向東行,身處市中心行人不多,越往東行,行人越少,偶然有汽車駛過,大板車在路中央行駛也不影響交通。
快到德政路,遠處可望見當時“大東門”最高建筑物“東成大押 (大東門當鋪)”。在越秀中路、越秀北路十字路口東面拐彎處,路右 邊(南面)是市公安局大東分局,左邊(北面)是德昌茶樓。
踏進“大東路”,路兩旁騎樓下是臨時街市。越過“東濠涌”的越秀橋,只見二、三棟混凝土居住樓外,大多為一、二層磚木結構簡陋 民居和商鋪。商店屈指可數,除了生活必須的米鋪、木柴店、小百貨 店、兩間長生店(棺材鋪)、基督教堂外,(現“渤海銀行中山三路支 行”方位),大約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夏日某天,烏云密布電閃雷 鳴,頃刻傾盤大雨,突然一聲嚇人轟然巨響,把基督堂十字架劈去了 一角,真是上帝也保佑不了。后來中山三路擴寬工程教堂也拆了,教堂東側便是小有名氣的大東藥局了(金豪匯大廈右側)。解放初,中大醫(yī)院(現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藥配方指定到大東藥局配藥。名中醫(yī)雷仁生也在該藥局坐堂接診。
當其時“大東門” 給我第一印象猶似城郊。安頓下來后,“大東門”地處雖不興旺,卻也十分豐富的歷史和近代革命史遺跡。大東公安分局后面的越秀下街,拾級而下,可見一九 一八年廣州市大規(guī)模拆城墻筑馬路遺留下城墻遺跡。越秀下街對面的馬草下街(現東濠涌旁綠化景區(qū)),因清朝守城士兵的馬廄及堆放馬草飼料而得名,而東濠涌是“大東門”護城河。
在中山三路大東門公交站后方清和里,原來還有一座近百年歷史的舊當鋪。經專家考證,這棟舊當鋪就是史料檔案記載的1913年重建的“公成押”。古樓樓高4層,曾作為長途汽車運輸公司的宿舍,該樓墻體為暗青色磚墻,每一層都有窄長的窗。樓的后門處,距地面約兩米的墻體上留有模糊的刻痕,上面刻有“民國癸丑年拾月……公成押 重建”的字樣。可惜這座廣州存數不多的舊當鋪在2009年被拆掉了。
東皋大道,民國時期是政要官員宅邸?,F尚保留多棟歷史建筑和 文物。如禮興街農民協會舊址(解放初為東區(qū)二中心小學,后改為東皋大道小學),一九二五年國內廣東農民運動領導機關所在地,毛澤東、 周恩來、陳延年常到這里從事革命活動。農民協會旁(東面)一座花 園別墅,是原廣州商團副團長陳恭受的宅邸。
仁興街7號是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舊址,胡志明曾在這從事革命 活動。13 至 19 號是民國時海軍司令海南人陳策宅邸,解放后 13 號、 15 號為廣州軍區(qū)后勤部職工宿舍,17 號、19 號仍為陳策后人居住。
解放初東皋大道路口正對對面馬路有座南山棺木店,路口右側 (西面)有座名為“節(jié)孀居”的房子,房前有一“節(jié)孀居”的牌匾, 是舊社會女子梳起不嫁,或出嫁后不落家,同住在一起的姑婆屋,任何男人都不得入內,也不得在門前逗留。路口左側(東面)是鐘氏祠堂,同時也是廣州鐘氏同鄉(xiāng)會會址。解放初該祠堂曾一度為東區(qū)第四小學,后來拆了,建成了現在的中山三路小學。
北橫街直上錢路頭直街,一座四合院是晚清時收容盲人的老人院, 上世紀二十年代孫中山先生在此老人院創(chuàng)辦陸軍測量學校,校長為羅翼群。解放后恢復為收容盲人的老人院,俗稱“盲公院”(現廣東盲人協會)。
現在“大東門”成了最繁華地段,一座宏偉壯觀的中華商務大廈。中華廣場前車水馬龍,地鐵在大廈時尚商店底層快速穿過。中華廣場前身是部隊的 3518 工廠,是專門生產軍用膠鞋的軍工廠,工廠上下班都會鳴放汽笛,汽笛聲響亮,大東門遠及三角市、越秀南、東華西一帶的民眾、學子都會以此為返工返校的標準時間。
青年朋友們,你何曾想到解放初這一帶停放多部解放軍進城購物的運輸馬車。還目睹廣場附近,死火拋錨的公共運輸汽車,剛解放百業(yè)待興,汽油奇缺,有些汽車是用木炭燃燒產生煤氣起動,公共汽車尾部安裝一米多高鐵桶,裝滿木炭用手搖鼓風機加熱,行不多遠,而不時死火,助手下車往鐵桶潑水加大蒸汽,增加煤氣量使其起動前行,費事失事之外,也顯得有些滑稽。
現金凱商場(市民稱其為“老鼠街”),原址是城東規(guī)模較大的大 東肉菜市場。解放初,解放軍多駐防沙河東郊一帶。他們采購蔬菜肉 類、生活用品,每天都需進城到此采辦,運輸以馬車為主。馬車又分為輕、重型,輕型為一匹馬,載重型的馬匹二前一后和一前一后。有人說解放軍運輸馬車,所說“馬不及人高,但非驢,耳不大,也非騾,騾更高”。其實那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民間個體運輸小型馬的馬車(老廣稱為豬籠車)之誤,與解放軍的高頭大馬軍馬的馬車實不可比。
馬車停在大東市場,馬匹打扮十分漂亮,馬脖掛著銅鈴,馬鬃上系上彩帶。當滿載采購物品,解放軍戰(zhàn)士策馬揚鞭,馬車起動,銅鈴 叮當、叮當,馬鬃上彩帶迎風飄逸,和著的得、的得馬蹄聲,多么像廣東音樂“餓馬搖鈴”一曲節(jié)奏輕快的樂章。以前只能在書本、漫畫認識 的北方平原農村趕集風情,給南方人民一睹眼福。
馬車沿著烈士陵園紅花崗四烈士墓旁的黃泥路,以前的東沙馬路, 經光華醫(yī)學院旁(后來的護士學校,現在的廣州市美術中學),廣州起義烈士紀念碑右側出先烈路返回沙河、東郊一帶。
五十年代初,有一輛歐美式帶篷的載客馬車,可乘坐四人。平時停泊在黃華路口的修馬掌店外,接待游客時在咨議局圍墻外等客人(現廣州歷史博物館)。馬車駕駛者是南??h里水鹿眠鄉(xiāng)人,游客大多往黃花崗、沙河、白云山一帶,馬車是經東沙馬路、先烈路往沙河鎮(zhèn)。當時濂泉路兩旁是農田和農舍,馬車到新一軍墳場前便不能向前行駛, 因鐵路橫貫馬路,游客便要下車步行越過鐵路,登百步梯到蒲澗濂泉上白云山。
城市建設不斷的發(fā)展,逐步開辟了新馬路,使公共運輸業(yè) 日趨完善,旅游馬車日漸式微而退出歷史舞臺,馬車也就長期停放在黃華路口的修馬掌店外,馬車夫也隨之轉行,以小型馬車營運謀生。
公共汽車 11 路車,最初由文德路總站開往沙河,初期也曾經由東沙馬路行駛出先烈路。后來 11 路公交車改由越秀中路作為總站行經越秀北轉入后來打通了,由舊時的傳染病院起到越秀橋的那段黃沙路(即現在的東風東路那段),那時很含糊稱之為“造幣左”及先烈路,到達沙河大街總站,那是后話。那時陵園西路還未開辟馬路,中山三路陵園西路口東側是廣州市公共汽車修理廠,廣州解放后第一輛鐵皮公交車即誕生于此(此前的公交車都是木殼的)。
(圖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場。作者:黃國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大東門記憶》http://beautyshambles.com/column/91757.html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