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我地唔可以成世都系圍村果度葛,無出頭葛,史(死)路一條。我決定要殺出去中環(huán),我地以后唔好講圍頭話,要講胤(英)文,著西裝……”

 

1992年,在喜劇電影《我愛扭紋柴》里,飾演圍村村民的周潤發(fā)操著一口圍頭話,暢想著離開鄉(xiāng)村、“去中環(huán)做‘環(huán)長’”的錦繡前程。寥寥幾句圍頭話,“鄉(xiāng)下小伙進城”的形象就樹立起來。

 

而在91年上映的《縱橫四海》里,同樣是男主角的發(fā)哥,用客家話氹掂鐘楚紅。92年的賀歲片《家有喜事》中,飾演家中幼子的周星馳為了幫大哥挽回大嫂,在舞臺上用大嫂的母語——潮汕話唱《相逢何必曾相識》。

 

與廣大內(nèi)地人,甚至很多香港人的思維慣性不同,圍頭話、客家話、潮汕話等不同于標準粵語的方言,在香港都曾占據(jù)一席之地。

 

但歷經(jīng)半世紀風云變幻,如今在香港,非標準粵語的方言所剩無幾?;浾Z,被港人視為想象共同體的最重要憑證之一?!跋愀塾形幕浾Z最古雅”——科普粵語歷史的帖文在臉書流傳,甚至有香港媒體建議:“港人在國際場合發(fā)言,例如頒獎典禮,先講幾句香港粵語宣示身份”。

 

然而,語言的地位真就是與生俱來的嗎?尤其是在香港這樣的,無時無刻不在被身外更大的政治力量拉扯的角力場,粵語地位果真是一成不變的嗎?

 

用客家話來說,香港語言環(huán)境從豐富多元,到粵語獨大的變遷,其實是“坐風挨、隨海飄”。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眾聲喧嘩

 

回到上世紀中旬,香港的語言地圖還是“三足鼎立”。

 

作為市區(qū)的港島、九龍盛行標準粵語,而遠在郊野的新界,西部多講圍頭話,東部則以客家話為主,不同方言各有一片自足的小天地。在香港電臺紀錄片《吾土吾情:說客家話圍頭》中,香港本土語言保育協(xié)會會長劉振發(fā)講述語言歷史時回憶道:在家鄉(xiāng)錦田橫臺山村,在1940年日軍侵占之前,私塾里都是使用客家話教《三字經(jīng)》《千字文》,“圍頭村落便聘請圍頭話的老師,因為他們識字后,仍然與本村人溝通,不用出去?!?/p>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用客家話唱的漁歌

圖片來源香港電臺《香港風物志:漁歌余韻》

 

1945年二戰(zhàn)結(jié)束后,英國從日本手中接收香港,另一廂,內(nèi)地隨即爆發(fā)國共內(nèi)戰(zhàn),難民從內(nèi)地涌入香港避難,英國決定開發(fā)新界。為了統(tǒng)一管理,港英政府把教育語言設(shè)為英語與標準粵語。這是各個語言在香港的地位,首次基于政府意志被塑造。

 

更大的塑造語言的力量,現(xiàn)身于1949年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更新?lián)Q代的恐懼下,舊政權(quán)的相關(guān)人員跑到英國殖民地香港避風頭。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內(nèi)地的政治運動和自然災(zāi)害,讓更多人南下逃港。

 

北方人口的涌入,使得國語、上海話等多種方言都在香港流通。五六十年代,香港最賣座的電影是黃梅調(diào)國語片《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臺》;最流行的音樂是白光、李麗華唱的海派靡靡之音,以及披頭士等人的歐美流行曲。據(jù)《五六十年代香港粵語流行曲簡介》,雖然其時已有粵語曲,但剛剛面世,就“被重重的壓在歐西流行曲及國語時代曲之下”。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

五六十年代逃港人口達數(shù)十萬,配合著廉價勞動力工業(yè)的浪潮,香港社會分配不公,貧富差距不斷拉大。1960年,一位英國專家在香港民生報告中記錄了當時的生活狀況:“對數(shù)以千計的人來說,根本沒有一個地方可以稱得上是自己的家。他們擠在一個住滿八個或更多人、一般是八尺乘八尺的狹窄空間中,要在那里吃飯、睡覺以至工作……”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香港底層市民居住于籠屋

圖片來源《籠民》

 

市民對于生活的不滿持續(xù)積累。到了1967年5月,應(yīng)和著內(nèi)地洶涌的紅潮,香港左派工人發(fā)起六七暴動,試圖推翻港英政府;同時,香港左派和港英政府在報刊上大打筆仗。

 

港英政府為了與左派洶涌澎湃的文藝腔區(qū)別起來,愛用粵語拉近與讀者的距離:“過去搗亂分子一派胡言的美麗言詞……只有他們那一小部分‘蒙查查’信徒,卻沉醉于那些‘空洞的諾言’之中,做著甜蜜的美夢?!缥覀兯f,‘太平山下望老襯甚多’,否則我們不會在報章上讀到有所謂‘天仙局’的故事”。

 

粵語,作為一種“身份證明”,被港英政府用來劃分身為左派的“他們”和 “我們”:講粵語的“我們”,才是努力工作,愛好和平的真正的“香港人”。

 

六七暴動最終黯然散場。此后,感受到語言威力的港英政府,開始在學校禁授國語,中學會考取消國語科。1974年,港英政府通過《法定語文條例》,確立中文和英文為香港的法定語言。雖然政府沒有指明“中文”的含義,但在“去國語化”的政策下,粵語自然成為官方語言。

 

國語外的其他方言同樣在被圍剿。60年代后期,港英政府取消客家話、潮州話電視節(jié)目;70年代,電視廣播管理法規(guī)定中文廣播只可使用標準粵語。如此一來,通過大逃港去到香港的內(nèi)地人的下一代,浸淫于粵語教育、傳媒環(huán)境中,漸漸拋棄了原生家庭的語言,成為了語言層面第一代純正的“香港人”。

 

1973年,講述底層市民生活的粵語片《七十二家房客》狂攬562.7萬港元,稱霸香港票房。

 

此時,距離講述傳統(tǒng)中華故事的國語片《梁山伯與祝英臺》票房奪冠,不過十年。

 

我是誰?

 

1984年,中英雙方簽署聯(lián)合聲明:英國政府將于1997年把香港交還中國政府。

 

一種莫名的焦慮籠罩著香港人。在電影《春光乍泄》中,導(dǎo)演王家衛(wèi)選擇讓片中的戀人何寶榮和黎耀輝在1997年之前,為了兩個人的關(guān)系能夠重頭來過,離開香港去到阿根廷。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圖片來源《春光乍泄》

 

王家衛(wèi)接受訪談時說:“因為阿根廷是能夠去的離香港最遠的地方”。逃到離香港最遠的地方,一切或許可以重頭來過。

 

英國人已不能做,又不知道怎么做中國人。現(xiàn)實中的香港人,能走的,就往英美澳加移民;沒能力走的,在身份焦慮中彷徨掙扎。香港導(dǎo)演徐克在回歸之前,既拍了大中華情結(jié)極其濃烈的《黃飛鴻》,也拍攝了諷喻個人崇拜的《東方不敗》,代表了某種港人對回歸的典型心態(tài):不排斥、甚至以中國文化繼承者自居,但又感到強烈的不安。

 

港人空前迫切地需要確定,我是誰?

 

不單單是許可,八九十年代,香港文藝的黃金時代與社會過渡期重疊,香港的創(chuàng)作者把難以紓解的焦慮轉(zhuǎn)化為對流行歌曲和影視劇的熱情。歌星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陳百強的YES閃卡海報鋪滿信和,MK仔頭發(fā)超長、染金毛、赤裸上身穿喇叭褲在旺角扮山雞陳浩南,文青則愛同人做“一分鐘的朋友”。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周星馳的《賭圣》《逃學威龍》系列,王家衛(wèi)的《阿飛正傳》《重慶森林》……都在這個時期誕生。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圖片來源《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這些讓港人引以為豪的文藝作品,多以粵語演繹,在即將到來的權(quán)力變更面前,港人握緊粵語、握緊文化上的共同記憶,作為為數(shù)不多穩(wěn)定自己的錨。

 

1991年,關(guān)錦鵬拍攝的《阮玲玉》講述上海著名演員阮玲玉的一生,故事主要發(fā)生地在上海、北京。為盡可能地還原現(xiàn)實,關(guān)錦鵬有意讓不同籍貫的角色講不同的方言。但張曼玉演的阮玲玉,梁家輝演的蔡楚生,一個香山人一個潮汕人,在上海卻說著一口標準香港口音的粵語。證明此時,粵語在香港,在對歷史——而且還是超出香港的大中華歷史——的言說中已經(jīng)獲得了主體地位。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煙花散盡

 

每年農(nóng)歷賀歲,香港都要舉辦一次大型煙花匯演,而1997年,香港足足舉辦了六次。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煙花放完,換了天地。港英政府變成港人治港的特區(qū)政府,語文政策也從中英雙語換成“兩文三語”:要求“所有中學畢業(yè)生都能夠書寫流暢的中文和英文,并有信心用廣東話、英語和普通話與人溝通”。

 

1998年,普通話課成為香港中小學的核心課程,政府也開始投放大量資源幫助港人學習普通話,進行推普工作。

 

回歸帶來的改變,自然遠遠不止語言教學。

 

赴港留學的內(nèi)地學生從1998年的36名,上升到2008年的3363人——有百倍之多。2003年自由行開放之后,發(fā)展不平衡的兩地沖突不斷。如掃蕩般掃貨的內(nèi)地奶粉客、父母只有一方是香港人,依然享有在港受教育權(quán)的“單非學童”、在港鐵隨地大小便,被路人怒斥“我們這里是香港,不是你內(nèi)地”的內(nèi)地小孩……當“中國”的面目,碎片化成以一個個普通人——一個個素質(zhì)各異,但同樣都有權(quán)獲取這座城市資源的普通人,滲入到香港的日常圖景,在不少港人心中,曾經(jīng)由《黃飛鴻》《射雕英雄傳》等承載的大中華共同體認同感,開始出現(xiàn)裂痕。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圖片來源《黃飛鴻》

 

為數(shù)不多的和諧同心出現(xiàn)在2008年。在香港演藝界512賑災(zāi)大匯演上,兩岸三地的歌手合唱了一首國語歌曲《承諾》——改編自Beyond的《海闊天空》。但這幾乎是全港最后一次,國語粵語可以超越二元對立的政治意味,團結(jié)起來。

 

短暫的“大合唱”之后,因為各種原因,港人越來越向帶有自我隔離色彩的本土身份認同靠攏,表現(xiàn)最明顯的,就是在各種場合講粵語排斥普通話——在霸凌文化彌漫的校園,在問候你老母的網(wǎng)絡(luò)論壇、在飄蕩著催淚煙的街頭。

 

香港作家陳冠中在《我這一代香港人》中寫道:“‘香港人’是被發(fā)明出來的、被想象出來的、被建構(gòu)出來的,但卻是存在的、有物質(zhì)性的、有歷史意義的現(xiàn)實?!?/p>

 

粵語與“香港人”捆綁,也是被想象、被建構(gòu)但確切存在的歷史現(xiàn)實?;浾Z在香港的主體性,對于長年風雨飄搖的香港來說,只是轉(zhuǎn)進此刻的風向時,順勢鼓起的一面帆。

 

語言是政治的延展,講延展,最后還是要叩問本體。半個世紀以來,不同政治力量對香港的拉扯,何時能休止?

 

也許,只有講返一個粵語片的片名——“去年煙花特別多”。

 

參考資料

《同話香港仔 坐風挨、隨海飄:黎娣、李阿妹》,城市日記,2016.08.

《香港兩百年來語言生活的演變》,劉振發(fā),2004.

《葉建民:六七暴動真的改變了香港嗎?》,端傳媒,2017.04.

《我這一代香港人》,陳冠中,2013.05.

《“六七暴動”與“香港人”身份意識的萌生》,許崇德,2018.10.

封面圖來源電影《家有喜事》

 

撰文 | Uma、克朗代克

編輯 | 克朗代克

? THE END

本文由識廣原創(chuàng)出品,未經(jīng)許可,請勿轉(zhuǎn)載。

互動話題

你有哪些難忘的粵語歌詞或電影臺詞?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